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社團法人臺中市攝影學會第 27 期攝影進階班南部鄉土、人文攝影之旅



_DSC0194

這是一篇睽違一年之久的記錄…囧rz…
2014 年我還有在社團法人臺中市攝影學會的教學組幫忙,2014 年 11 月 09 日星期日這一天跟著課程安排到南部進行一場鄉土、人文之旅。
最近總算花了一點時間來整理當時的照片,主要是先前懶得整理的關係。
當時的行程總共有四部遊覽車,一組一部遊覽車,但是各自到不同的景點,最後才到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會合。

我們這一組第一站來到了嘉義縣鹿草鄉,要探訪傳統手工蒸籠
製作傳統手工蒸籠的是一位黃明正老師父,其介紹如下:
黃明正老師父年少師承廣東籍手工蒸籠大師,每日騎單車至嘉義市學習製作蒸籠技藝,風雨無阻歷經三年而成,師成後並陸續教導兩位弟弟,兄弟三人從此與蒸籠結下不解之緣,傳為地方美談。
黃師父所製作的蒸籠可以說是工細料實,每個環節都相當的考究,所用的竹材必親往竹山仔細挑選,再以手工劈竹、刨竹、鑽孔到編纂成型,因此深獲消費者喜愛與肯定。最後再從黃師父雙手異於常人兩倍的十指與孔武有力的胸肌,即可窺知近一甲子歲月執著本業的無悔付出,其打拼奮鬥的精神更足為後人樹立典範。
製作傳統米糕、年糕、手工饅頭等業者,堅持選用手工蒸籠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迅速涵養香氣、擴散水蒸氣等特性,不像使用白鐵蒸籠因凝聚過多水氣,導致影響口感。雖然黃師父傅感嘆手工蒸籠傳承不易,但仍對這份收手工技藝情有獨鍾,堅持再為忠實老客戶多做幾個來備份見證歷史。
想前往的看官們可以參考下方的 Google 地圖:


_DSC0189
黃明正老師父老當益壯,這些傳統手工蒸籠均出自其巧手,真是令人佩服。

我們在拍了一陣子之後,為了不讓黃明正老師父太過操勞,就跟黃明正老師父道別前往下一個景點。

_DSC0193
↑離開前我們這一組還跟黃明正老師父伉儷拍張合照,也算有幸可以跟國寶合照。^_^

離開了嘉義縣鹿草鄉之後,我們下一站來到了臺南市歸仁區,來拜訪養鴨人家
想前往的看官們可以參考下方的 Google 地圖:


_DSC0251
↑看到這麼多鴨子還蠻有趣的,只不過現場的氣味真得不太好聞就是了,另外建議來這裡拍照的人,記得帶鞋套、腳架套,不然拍完之後腳底跟腳架底可是沾滿了鴨糞呀,清不掉很麻煩的…囧rz…

等到養鴨人家拍得差不多之後我們就在附近享用午餐,祭完五臟廟之後我們繼續前往第三個景點。
第三個景點我們來到了高雄市內門區,這裡要來造訪製作斗笠的國寶,其介紹如下:
高雄市內門區過去以竹製品聞名。然而時代的改變,內門竹業逐漸被金屬與塑膠品取代,從­前的繁景不再,至今,僅存幾戶人家仍從事斗笠的生產。郭春為老先生為其中一例,12 歲開­始的竹編之旅,已經走了 60 年,純手工的斗笠編織,具有深厚的文化保存價值,而斗笠對­郭老先生來說,更富涵不同的意義。
想前往的看官們可以參考下方的 Google 地圖:


_DSC0330
↑看著這位老婆婆製作著斗笠,我邊拍邊感慨,這種傳統技藝越來越沒有人傳承、越來越被科技替代,這些畫面只能留在照片中了。

我們也沒有讓這些老先生、老婆婆忙太久,就前往最後一個景點,要跟其他組會合了。
最後一個景點就是位於臺南市北門區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想前往的看官們可以參考下方的 Google 地圖:


_DSC0376
↑現在在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已經沒有在曬鹽了,這張畫面其實是請女工來表演重現舊時畫面的,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傳統技藝越來越沒有人傳承、越來越被科技替代,舊時畫面就真得只能留在舊時照片裡面了。

今天這四個景點都是我第一次造訪,有些畫面是還有老師父在做、有些畫面就真得只能請人重現。
不過畢竟我這四張作品並沒有要拿去參加什麼攝影比賽,所以各位看官們也不用顧慮太多!
就當作我參加了一個旅遊行程,中間所拍到的畫面都是一些表演,這樣罷了~
而我把這些行程寫了出來其實也是要讓一些人知道,社團法人臺中市攝影學會的人文拍攝課程有一些真得是跟老師父、店家相談甚歡、交陪來進行工作畫面的紀錄,我們的老師也會將拍到的畫面沖洗出來贈送給老師父們收藏,真得不似外人想的那樣有什麼利益交換的。
當然我自己參與在攝影學會其中,也是有看過、聽過一些狗屁倒灶的事,但我敢大聲地說,我自己的老師跟我當助教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幹過這樣的事,真的~
我們問心無愧!^_^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