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



韓愈「聖人無常師」孔子「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為了要讓自己多增廣見聞,我特地去購買了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的票,看看有何特別之處。
以前我也曾經參觀過探索無限國家地理 125 年經典影像大展,收穫非常地豐富。(請見舊文章探索無限國家地理 125 年經典影像大展)
草間彌生是一位非常特別的藝術家,趁著就近在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之際可以一窺她的創作想法與作品。

_DSC9665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在 2015 年 06 月 06 日至 08月 30 日展出,展覽目前已經結束很久了。

_DSC9637
↑票價是全票 NT$280、優惠票 NT$250、團體票 NT$220、教育推廣票 NT$200、敬老票 NT$140。

_DSC9639
↑我事先透過朋友購買教育推廣票,所以票價是 NT$200,票根非常地特別喔~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場中主要展出草間彌生作品的展區是禁止攝影的,所以這部份我只有用眼睛欣賞,真得是令我耳目一新
場內也有規劃攝影區,等到我走到攝影區時,已經有很多遊客在拍攝,但並不會感到特別擁擠。

_DSC9642
↑這一區採用螢光的佈置,看起來跟拍起來都非常地特別。

_DSC9647
↑隨處可見螢光的點點。

_DSC9649
↑自拍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_DSC9652
↑依舊是螢光的點點。

_DSC9654
↑還是螢光的點點。

離開了螢光區之後繼續往前走。

_DSC9658
↑這一件作品似乎是唯一可以拍攝的作品,名字叫做重複視覺,陽具之舟 (Repetitive-Vision, Phallus-Boat, 2000)

這件作品是草間彌生 1963 年在紐約展示的〈積聚-千舟連翩〉(Aggregation: 1000 Boat Show) 的延伸。由無數個紅色布製填充物構成的陽具,包裹著一艘帶槳的小船,這艘船被安置在一個四面八方都覆蓋著以俯視角度拍攝小船的壁紙的房間裡,創造出一種重複的視覺景觀。
佔據了她整個童年甚至成年生活的強迫症,是她創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其中,陽具的創作更是其自我心理障礙的反饋。除了來自在紐約這個由男權主導的城市生活的創傷,更多是來自於她自少女時代起就對性懷抱的厭惡與恐懼。為了克服這樣的強迫症,她透過大量製作陽具這個性的象徵,來療癒自己的心。
正如她在自傳所述:「在任何情況下,我對性都充滿了恐懼,對男性生殖器充滿了恐懼。我一天到晚都在製造這些令人生畏的形象,藉此克制我的感情。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慢慢地把恐懼變成了我熟悉的事物。」草間彌生將這些建立在強迫症上的系列作品稱之為「執念藝術」(Obsessional Art),它們與圓點一樣,都是其自我消融的手段。

_DSC9668
↑離開了重複視覺,陽具之舟 (Repetitive-Vision, Phallus-Boat, 2000)後,怎麼忽然多了排隊的人龍?

_DSC9659
↑原來這些人都是要排參觀無限鏡屋靈魂閃耀的人,後來我才知道每位進入的人只能逗留 10 秒而已,聽說是為了怕裡面的人會產生錯亂而進行限制…囧rz…

_DSC9661
↑我在排了大約廿分鐘左右,總算可以進入無限鏡屋靈魂閃耀裡面參觀,真得是非常地漂亮,我也趕緊拍了一張自拍照。

只可惜還沒有拍好,工作人員就請我離開換下一批人進入,為此我特地再花廿分鐘排一次隊伍,誓要拍到好看的自拍照!

_DSC9670
↑再次進場時我馬上就拍了一張自拍照,雖然清楚但人小了一點。

_DSC9671
↑沒想到再往場內走就悲劇了,竟然沒有對到焦…囧rz…

很快地十秒又到了,我就索性不拍了!
畢竟如果要再來一次的話又要再花我廿分鐘,我才不要咧~
接著往出口方向前進。

_DSC9664
↑這是〈曼哈頓自殺慣犯之歌〉(Song of a Manhattan Suicide Addict, 2010)

在由鏡面圍繞而成的空間裡,化著濃妝的草間彌生頭戴紅色假髮、身穿紅底白黑圓點衣服現身,配合自編的手勢,深情吟唱著自創的詩篇,而她的身後,是她創作出的一件件名作。這間暗室通過鏡面的反射,將觀眾包圍在草間彌生的世界,創造出難以言喻的感受,屬於草間彌生般萬眾矚目的光彩世界,讓人駐足。

看完上一張作品之後我就離開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展場了。

_DSC9678
↑展場外還發現一件作品,《圓點執念》(Dots Obsession, 2015)

紅底白色圓點圖案的巨大氣球,散落在空中、地面,同時填滿空間的氣球亦是個圓,因此數以萬計的圓就這樣滿佈在觀眾眼前。在氣球內部,白色圓點隨著鏡面反射延伸至整個空間,讓觀者有種被淹沒的錯覺,就像作者為其命名「圓點執念」,就是執意讓你無法忽視這些色彩亮麗、可愛的圓,同時也逐漸產生被密集圓點吞噬的恐懼。

_DSC9686
↑戶外也有一件作品,自戀庭園 (Narcissus Garden,1966/2015)

數以千計的銀球無限重複映照周遭環境的倒影,同時也映照出觀眾們的身影,讓觀眾也成為作品的一部份,形成一種無限增生繁殖的視覺感受,並模糊了現實與幻覺之間的界限。這件作品是草間將圓點圖案從平面轉向空間運用的先驅,在此以後,她的許多作品都嘗試探討平面和立體之間無限重複、增加和膨脹的關係。
最初,這件作品是 1966 年草間彌生為威尼斯雙年展創作的,沒有受到官方邀請的她,決定以游擊的方式參展,她在會場的草坪上鋪滿1500顆銀球,而這些含有鏡面的球體一顆顆映照出藍天、白雲、樹木以及草間自己和觀眾的倒影。不僅如此,這件作品使用的材料不是任何傳統的繪畫、雕塑材料,只是一般現成的工業產品,在威尼斯雙年展的會場,她穿上金色的振袖和服進行表演,並以一顆大約兩美元的低價向觀眾兜售,將觀眾也帶入情境之中,進而大力批判當年商業主義橫行的藝術市場,在當時造成了相當大的轟動。

欣賞完上一件作品之後我就離開國立臺灣美術館,結束這一次的參觀。
夢我所夢: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臺灣站真得帶給我蠻多震撼跟衝擊的,或許有一天我自己的創作也可以參考類似的想法。
我對於攝影還是只有多拍、多看、多檢討的做法,有機會的話再來汲取其他大師的經驗吧~^_^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